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办公邮箱   |   ARP系统   |   术语在线   |   ENGLISH

丹霞地貌“深藏功与名”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27  |  【打印】 【关闭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美丽的红霞。1928年冯景兰和朱翙声首次用“丹霞”描述特定的地层,即丹霞层,最初相当于地质填图单位,适用于大范围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特指粤北区域的地层单位,是基于其颜色、岩性组合、地质年代、地层接触关系、地形地貌特征几大要素的综合考虑。   

  最初在地层学研究中,丹霞就是红色的指代文字,与砖红色并无二致。然而,既然现在丹霞山地貌已被赋予地貌学的内涵,人们就不应该简单地把丹霞地貌理解为地貌的颜色描述。倘若地貌仅按颜色进行分类,就必须满足体系全面且子类相互独立的原则,应该能充分描述与区分所有的地貌类型。  

  《地质辞典》中关于丹霞地貌的概念是比较中肯的:“厚层、产状平缓、节力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其中岩性构造、地质作用(或营力)以及形貌三方面既全面又简明。符合上述定义的地貌在中国称之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景观瑰丽(图1),旅游价值高,但其概念自创立之初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少有20多种定义,其含义目前甚有扩大化的趋势,以至于滥用到中国北方的负地形和褶皱-逆冲构造带中。有人把祁连山(甘肃张掖)中倾角较大或陡倾的彩色、发育构造劈理的皱褶沉积岩层(图2)也说成是丹霞地貌这是不应该的,因为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大地构造意义。

  

 

  图1 广东丹霞山的典型地  

  

 

   图2 张掖地区彩丘地貌

  

 

  广东丹霞山一带的地质特征主要是产状近水平的砂岩和砾岩被NW(西北方)向和NE(东北方)向两组近直立的节理切割长方柱或菱形四面柱的构造样式,没有遭受强烈的构造挤压形成的褶皱变形。该区古构造盆地边界受NEE-NE向和NW-NNW向高倾角断层控制,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轴呈现NWW-SEE向。这说明该区岩石自沉积成岩以来并没有经受过强烈的褶皱、逆冲断裂和火山作用等,也说明岩性、水平层理、构造变形(垂直构造节理与破裂)是影响地表侵蚀和重力崩塌地貌发育过程的三大重要因素。  

  那些岩性均匀的花岗岩等,受上述因素的限制而使其破裂,破裂围限的岩块若不发生崩塌、滑坡等侵蚀现象,就不会形成丹霞地貌。事实上,与广东丹霞山同处于相同新构造背景的花岗岩体就是如此,只发生中强风化形成丘陵地貌而被大面积植被所覆盖。若没有垂直或陡倾的节理与破裂,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就不可能形成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水平层理也至关重要,因为沉积层理本身就是力学性质的不连续面与薄弱面,若其倾斜一定的角度,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则会在倾斜层面上形成巨大的剪切分量,造成滑塌,最终结果也不能形成丹霞地貌的“顶平、身陡、麓缓”特征。此外,初始地形的坡度、粗糙度和河道的曲度等也可能是影响丹霞山地形发育的辅助条件。   

  概念清楚是学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正因为如此,做学问的人必对科学术语进行严格定义如果随便更改定义,必然会造成“同义不同字,同字同义”的混乱局面。做研究的学者应该如此,做科普的人员亦要如此。  

 

  摘编自: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第22卷第3期<丹霞地貌概念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