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基于我国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研讨会暨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发布仪式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01-21 来源:
  2025年1月16日,由全国科技名词委主办的基于我国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研讨会暨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发布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我国重大科技创新中的新概念、新术语的规范化与体系化建设,旨在推动科技交流的高效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副局长曾大军、文献情报与期刊处马新勇处长、王小伟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张利洁副所长,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教授以及首批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专项的院士团队代表,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合作单位领导,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中国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健康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各位媒体专家,科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的出版专家等关心和支持名词工作的6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  
曾大军副局长致辞
  曾大军副局长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主管单位的联系部门致辞。他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科技名词是科学技术形成、积累、交流和传播的基础,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他强调,汉语作为极为丰富的语言,构建汉语的科技语言体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他表示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不仅代表着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他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指出未来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构建科技语言体系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重点领域和方向,有序推进再创佳绩。

 

裴亚军副主任致辞

  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在致辞中介绍了名词规范化工作历史沿革、机构概况以及建成汉语科技语言体系目标任务的重要性。他指出,面对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加强基于规范术语的汉语科技语言体系建设,并加强其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支撑作用。他强调,基于我国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名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这一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名词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语言基础。
  发布仪式上,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副总经理王异,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张晓娟分别代表十大科技名词评选数据合作方致辞。百度百科总经理容薇代表评选团队介绍了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活动的背景和过程。评选活动于2024年11月启动,语料来源覆盖全网内容。评选过程中综合考查了候选词的时效性、创新性、关注度、影响力、学术价值、学科归属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经过数据收集与初步筛选、专家评审与公众投票等盘点和评估,最终评选产生十大科技名词。

发布仪式

颁发纪念证书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的发布,并为评选活动颁发纪念证书。本次发布的十大科技名词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月背采样”“具身智能”“量子科技”“混合现实”“生物制造”“近零碳”“实景三维”和“微核糖核酸”。这些名词涵盖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量子技术、生物医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反映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张利洁副所长点评发言 

杨尔弘教授点评发言

  在点评环节,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张利洁指出,评选年度十大科技名词不仅是为了记录当下科技热点与创新成果,更是为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激发公众对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兴趣。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尔弘认为,这些名词以最简洁、最具创造性的方式,记录了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印记,映照了社会变迁,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会议第二阶段围绕“基于我国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展开深入研讨。裴亚军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念遴选、科学性论证、术语规范命名、知识体系构建以及国际国内传播等任务目标。
  在专家主题分享环节,与会各相关团队专家就2025年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专项的主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令狐恩强教授报告
  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令狐恩强教授作了《超级微创手术理论体系》报告。“超级微创手术”是指针对需要手术切除的疾病,在保证器官完整性不变的基础上达到祛除疾病目的的手术理念。核心目的是保全患者器官与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未来的终极目标是让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保留原有的完美人体结构,推动现代医学向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的方向迈进。
周平教授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周平教授代表郭东明院士团队作了《高性能制造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的报告。“高性能制造”是面向产品研制开发的新范式理论,是指针对极高性能装备制造中存在的制造难度极大、目标性能极难达成的问题,通过整机性能建模、优化计算与设计等以实现目标性能精准达成的设计与制造理念,以求在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安全、深空探测等高端装备的高性能要求。
周宏伟教授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周宏伟教授代表谢和平院士团队作了《深部资源原位流态化开采》的报告,“深部原位流态化开采”是指将煤炭等深部固体矿产资源在原位转化为气态、液态或气固液混态物质,在井下实现无人智能化采选充及热电气转化的流态化开采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旨在开辟新的采矿工业模式,以实现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深度上的突破。
王乐业教授报告
  北京大学王乐业教授代表梅宏院士团队做了《泛在操作系统术语解读》的报告。“泛在操作系统”指秉承泛在计算思想,面向泛在化计算资源管理,支持泛在应用开发运行,具有泛在感知、泛在互联、轻量计算、轻量认知、反馈控制、自然交互等新特征的新形态操作系统。它是新应用场景和新硬件平台孕育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支持灵活多样的资源虚拟化与异构性桥接能力,支持新型计算模式下的应用开发与运行支撑。
王磊高级工程师报告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王磊高级工程师代表孙凝晖院士团队做了《算力的单一度量》报告。报告指出算力正在成为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重要方式,算力规模也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增长幅度的重要指标,而算力的度量是算力基础设施化的一个关键要素。从用户对算力使用的角度,他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度量指标——基本操作数(basic operations,BOPs),以解决算力网场景下的算力统一度量的问题。
  随后,与会专家们围绕这些新概念及其在科技名词规范化体系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新概念不仅代表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也为未来科技名词的规范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自各大央媒和行业媒体的记者专家也从成果传播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强调在新概念新名词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公众的接受度和传播的通俗性,以便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

张晖副主任主持研讨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新概念新术语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建设对于消除科技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促进新学科开拓与新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会议,各方达成共识,形成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行动计划,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