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全国民用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航空安全管理名词一审会议暨航空安全管理分委会工作会议在中国民航大学召开。中国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王文平参加会议并致辞,航安办信息处孟宪岭处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二处史金鹏处长、全国民航名词委秘书长张艳玲教授参会并发言指导。会议由航空安全管理分委会秘书长、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汪磊主持,来自中国民航局、航科院、管干院、中国民航大学、中飞院、春秋航空、南航大等单位的委员和专家20余人参会。
会议现场
中国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线上参会并致辞,他指出航空安全管理名词审定是长期工作,是推动民航科学化、品质化建设及行业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的支撑,提及过去存在单位间名词定义差异、部分概念缺乏权威解释的问题,明确本次审定旨在建立科学、统一、可操作的行业安全治理通用名词体系;对后续工作提三点建议:一是坚持科学性和权威性,名词定义要符合航空安全管理规律,参考国际惯例并结合行业实际,确保严谨清晰统一;二是坚持开放性和广泛性,充分交流、吸收行业各方实践经验,增强名词适用性;三是坚持动态性和前瞻性,预留名词更新空间、及时补充新概念,建立稳定且迭代的工作机制。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线上参会并致辞,指出名词审定是国家、民族层面的重要基础工作,并对名词审定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扎实推进工作,广泛动员专家深度参与,全流程全方位凝聚共识,确保决策与执行方向统一;二是做好参考资料选择,会议研讨主题紧扣工作核心,遵循独特逻辑,以高标准高要求把控各环节;三是重视学科交叉领域工作,兼顾学科关联性与差异性,在创作中体现专业特色、注重协调统一,保障学术严谨性并为交叉领域研究提供支撑。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王文平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介绍学校近年航空安全领域科研进展,强调航空安全管理名词规范性的重要意义,指出其对航空安全技术应用研发、行业安全规章标准制定、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及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提出以航空安全管理名词审定为契机,构建完整航空安全管理名词体系,助力中国特色民航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航空安全管理分委会秘书长汪磊主持,汪院长首先介绍名词审定工作前期成果、现阶段进展及后期计划。经专家共同研讨,目前已形成包含4个二级标题框架、31个三级标题框架及284个词条的名词库,并进一步完成了中英文正称确认及释义来源收集工作。会议采用 “核心小组预讨论+现场集中审议”机制,参会专家针对现有名词库中 明显不合适或存在歧义的名词展开讨论并在材料“备注栏”标注意见,会后将回收材料并整合形成意见集。与会专家对现有“航空安全管理名词(v4 .0)”进行了充分讨论与意见交换,明确后续将继续推进工作,确保名词科学、权威、适用且动态更新,将围绕现有名词完善定义、广泛吸收一线经验、建立动态更新机制。